藤县检察院“三强化”提升档案管理水平助推综合档案室提挡升级
近日,藤县检察院综合档案室成功晋升自治区特级档案室,成为梧州市7个基层院中首个通过自治区特级档案室验收的县(区)院,也是藤县首个通过自治区特级档案室验收的机关单位。近年来,藤县检察院坚持“专业、安全、经济、适用”原则,积极探索新时代档案管理模式,以“三强化”不断提升档案管理水平,服务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强化制度建设,夯实档案管理工作基础


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档案工作政治属性,始终牢记“档案工作姓党”,从讲政治的高度谋划研究、部署推进档案管理工作。建立了以综合档案室为中心,各内设部门兼职档案人员为基础的档案管理体系,为档案工作的持续开展提供了组织和机制保障,将档案工作与检察业务工作同步计划和推进。
抓好阵地建设。以创建特级档案室为契机,全力抓好档案工作阵地建设。在人员配置上,该院配备了2名专职档案管理人员,并指定各部门专人兼职管理档案,凝聚合力,增加检察档案工作的参与率和贡献度。各部门负责人、专兼职档案员各司其职,目标明确,定期开展档案工作检查,及时发现档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督促整改,形成了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档案管理工作局面。
抓实规范管理。坚持档案管理工作立制度、建机制、有落实,将档案工作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根据业务发展需要,不断健全完善与档案管理要求相适应的各项规章制度。制定了档案管理工作实施方案、档案分类方案、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规定等,完善了档案收集归档、保管保密、查阅利用、鉴定销毁、档案统计、档案数字化、档案人员岗位责任、库房和设备管理等方面的规章制度以及档案安全应急预案,使档案管理工作的每个环节都有章可循,职责明确,有效提高了档案工作的规范化水平。
强化数字建设,提升档案管理现代化水平


丰富档案时代性特征。以需求为导向,顺应时代发展变化,根据实际工作需要,拓宽档案归档覆盖面。机构改革后,藤县检察院依据工作职能变化修订了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规定,加强对各种载体文件材料的收集归档,尤其是检察业务材料和照片的收集,让档案室成为传播地方检察文化、弘扬新时代特色检察文化的主阵地。目前综合档案室集中保管该院的文书、会计、照片、诉讼等多种门类和载体的档案共23767卷、8022件,其中照片档案655张、录音录像档案623件、实物档案161件,在丰富检察文化和体现检察情怀方面提供了大量具有藤县检察特色、体现检察时代特点的档案材料。
提升档案数字化水平。适应信息化时代趋势充分发挥电子档案优势,根据“存量数字化、增量电子化”要求,对档案进行数字化“深加工”,提升数字化水平。对室存1952年至2020年永久和30年(含30年)的档案进行数字化加工处理,室存保管期限30年(含30年)以上档案的数字化达98%以上。实现扫描图像与目录挂接,充分发挥数字档案的作用,为档案信息共享,更好地服务于检察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强化资源整合,服务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深化智慧档案运用。重视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主动做好业务工作的“好帮手”。围绕检察院的业务工作,通过现场查阅、电话查询、内网查阅等方式及时主动地提供档案信息利用,把“死档案”变活信息,供各业务部门查询原始凭证和检察工作参考。内网查阅档案系统建成以来,为各部门提供查阅档案服务621次,实现审批、查阅档案“一次也不用跑”,有效提高档案工作效率。


全面服务检察工作。加强对档案利用效果的收集、积累,根据收集积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在分析基础上结合工作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档案编研工作,提升档案文化“软实力”。编写了藤县检察院大事记、基础数字汇编、重要会议简介、组织机构沿革等检索工具。在丰富检察宣传和体现检察情怀方面,综合档案室提供了大量具有藤县检察特色、体现检察时代特点的老照片和案件材料,为近年来藤县检察两微一端的视频制作快速、系统地提供了相关档案资料,并利用档案资料编印《情况反映汇编》、《藤县检察专题案例分析汇编》、《砥砺奋进铸辉煌》等档案文化产品,设立档案文化陈列室,展示藤县检察院走过的光辉历程和珍贵的历史档案,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文字 | 吴霭悦
图片 | 唐子雅
编辑 | 韦荣富
审核 | 雷丽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