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法治建设沃土 浇灌精神文明之花——藤县人民检察院创建文明单位纪实


“要将文明单位创建作为践行‘群众路线’‘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具体行动。大兴调查研究之风,针对检察履职中的突出问题,问计于群众、问计于实践,及时了解掌握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查找工作中的差距不足,剖析原因,采取针对性改进措施。”2023年6月1日,藤县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叶耀隆在2023年“六一”国际儿童节暨全国文明单位创建活动中强调。
近年来,藤县人民检察院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将文明创建工作与检察业务工作相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与志愿者服务活动相结合、全面从严治检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积极组织、参与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把文明创建活动作为推行文明新风、树立服务意识、体现司法公正的过程,让人民群众从检察机关文明创建活动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以文明创建促工作全面提升,共获“全国检察宣传先进单位”“全区先进基层检察院”等市级以上集体和个人荣誉200余项。连续六届保持全国检察机关文明接待室荣誉,荣获全国检察机关集体一等功,先后两次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检察院。



大兴调查研究深化精神文明建设


“叔,你好,我们是来普法宣传的。”“爷爷你好,您感觉现在生活过得怎么样?有遇到什么困难问题吗?”“阿姨,你有想了解哪方面的政策法规吗?”检察干警入户走访调查时说道。2023年6月7日,藤县人民检察院组织干警到古龙镇开展大调研大走访大排查行动,大兴调查研究,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策于民,聚焦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高效化、常态化、长效化,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检察服务民生“加码”,群众幸福“升温”。




在走访群众的过程中,检察干警通过开展邻里矛盾排查,普及国家大政方针政策,同时把禁毒、反邪教宣传、打击整治电信诈骗等纳入大调研大走访大排查行动中,结合案例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释法,让群众通过典型案例的依法处理感受到社会公平正义,深受现场群众好评。该行动共走访约1000户群众,发放禁毒等普法宣传单1000余份,签订禁毒承诺书约1000份。


检校结对共建合筑精神家园


“如果我们在没有人的地方被坏人侵害,首先我们要考虑到我们只是小孩子,打不过坏人,所以不要激怒坏人......”2023年5月26日,藤县人民检察院到金鸡镇同荣小学开展普法活动。活动现场,检察官为孩子们带来法律知识,同学们也怀着感恩的心为检察官佩戴鲜艳的红领巾表达最诚挚的谢意,这场双向互动、双向“奔赴”的活动是检察机关与村小学进行结对共建的一个缩影。


为进一步提升志愿服务活动的成效与水平,探索“检校结对、相互促进、共同提升”的融合发展新道路,助力美丽乡村的建设,藤县人民检察院积极与县域各小学互动交流,将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与“法治进校园”实践活动有机结合,朝着检校结对共建,合筑精神家园的方向不断前进。

“检察机关与学校的合作共建不是一次两次的简单活动,而是一个循环共进的长效合作机制。”藤县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梁昌贤在活动中表示,在一次又一次的合作过程中,可以看到新时代干警给基层建设带来的新的朝气,也是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的重要平台。于检察机关而言,是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重要枝干,进一步推进精神文明家园建设;于学校的同学们而言,是深入了解国家法治建设的大展台,丰富新时代“祖国花朵”们内心法治精神世界。



公开听证开创精神文明新局面


“检察听证会给我们平时普法提供了生动的素材,我们日常普法给群众说一个案件真的胜过给他发一沓普法宣传单。”2023年5月30日,政协委员黄敏参加藤县人民检察院组织开展的黎某交通肇事案、李某故意伤害案等五件刑事案件公开听证会后表示。该院将案件听证作为重点工作开展,以身边案就近说,进一步打造精准普法新模式,着力推进公开听证常态化,以公开促听证,用听证赢公信,精准发力提升精神文明建设质效。



该院创新听证+普法+化解社会矛盾模式,深化“检察长带头办案”与“公开听证”机制建设,通过“办案+听证+普法”的方式将公开听证开到村民家门口,在当事人所在村镇召开案件公开听证会,邀请村干部、村民担任听证员,听取当地群众意见,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的新要求、新期待,让群众在解决问题中学习法律知识,丰富群众法治精神世界,提升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生活幸福感。今年以来,该院举行公开听证26件次,其中有1场公开听证会开在了村委会。



如今,在检察机关的公开听证会场上,不断出现“新面孔”,越来越多的群众加入到检察机关公开听证会活动,让公开听证获得持久生命力,各具特色、亮点纷呈的公开听证普法活动深入社区、深入乡村,浇灌出一朵朵文明之花。
文字丨黄雪媚
图片丨各部门 李佳慧
编辑丨黄丽华
审核丨雷丽兰